24小时服务热线:4000-888-707

 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公司
多措并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
来源:央视网 | 作者:.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11 | 19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今年以来,我国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,各地海关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,为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.17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1%,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深入实施功不可没。


在东部沿海地区,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打造的"RCEP关税政策智能服务平台"成效显著。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原产地证书"秒批秒办",企业自主开具的原产地声明出口货值已突破30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25%。厦门某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:"现在办理原产地证书只需在线提交材料,系统自动审核通过后立即生效,单证处理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短到3分钟。"


山东省推行的"一单制"铁海联运模式成为内陆企业出海新通道。青岛海关通过数据共享平台,将货物通关、查验等手续前移至内陆港办理,货物经海铁联运班列直达港口装船,全程无需换箱和重复申报。今年1-7月,青岛港完成海铁联运量突破200万标箱,带动中西部省份外贸出口增长18%。郑州某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反馈:"采用新模式后,每个集装箱节省物流成本约800元,全年可减少支出超百万元。"


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,辽宁大连自贸片区创新实施的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取得突破。该模式允许企业使用标准化循环包装箱,经海关备案后重复使用,单箱使用成本降低70%。截至目前,已有37家锂电池出口企业采用该模式,累计节省包装成本超5000万元,同时减少塑料废弃物约1.2万吨。


在邮件通关领域,全国统一的进出境邮件"一站式"办理平台运行成效显著。平台整合了海关、邮政、税务等多部门数据,实现邮件通关状态实时查询和线上缴税。北京国际邮件处理中心数据显示,平台上线后邮件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至12小时,较传统模式提速300%,累计服务个人用户超50万人次。


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,在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试点"AI智能审图""区块链溯源"等新技术,力争年底前将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10%,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