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的迪庆高原,雪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弥漫着白玉菇的清香。工人们正将12吨新鲜菌菇送入真空包装线,这批经昆明海关检验合格的高原珍馐,即将跨越3000公里抵达越南消费者的餐桌。"今年接到的海外订单已超50吨,生产线的运转要持续到10月。"公司负责人李义香擦拭着额头的汗珠,身后是堆成小山的出口包装箱。这个场景,正是云南食用菌加速"出海"的生动缩影。
据昆明海关最新统计,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额达2.3亿元,同比激增60.8%,主要销往东南亚、日韩及欧美市场。其中迪庆藏族自治州表现尤为亮眼,仅上半年出口货值就突破1488万元,增长率高达336.3%。这些数据背后,是"云菌"产业从靠天吃饭到规模化发展的质变。随着牛肝菌、羊肚菌等名贵品种实现人工栽培,曾经季节性明显的野生菌产业,如今已形成"野生采集+基地种植""鲜品+加工"的全年供应体系。
横断山脉腹地的迪庆州,平均海拔超过3300米,昼夜温差大、紫外线强的特殊气候,造就了食用菌肉厚味鲜的独特品质。在香格里拉市郊的种植基地,技术员和措正在检查羊肚菌菌丝的生长情况:"我们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,既保持野菌风味,又能控制重金属含量,完全符合欧盟标准。"他的工作服口袋里,装着今年新获得的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证书——这本薄薄的证书,意味着这里的菌菇有了通往国际市场的"通行证"。
为了让高原美味更快抵达海外餐桌,昆明海关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。香格里拉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杨枭带着团队刚刚完成"云菌优鲜"专项行动,他们建立"一企一策"服务机制,通过"互联网+海关"平台实现出口备案"不见面办理",对鲜活产品实行"随到随验、合格即放"的绿色通道。今年6月,一批发往日本的松茸从申报到通关仅用3小时,创下新的时效纪录。"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后,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秒获证书。"杨枭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出口流程图说。
在产业链另一端,深加工技术的突破为"云菌"出海开辟了新航道。楚雄州的菌宝生物公司将松茸制成冻干粉,货架期延长至18个月;大理的苍洱食品公司开发出即食菌菇罐头,今年已接到法国超市200吨订单。这些变化让从业28年的老菇农和万春感慨:"以前采菌要看老天脸色,现在大棚里四季出菇,加工厂天天收鲜货,我们的收入翻了两番。"
从雪山峡谷到异国超市,一朵朵菌菇正编织着越来越密的国际贸易网。在曼谷最大的生鲜市场,标注"云南直供"的牛肝菌每公斤售价超过2000泰铢;巴黎米其林餐厅的菜单上,羊肚菌炖鸡被特别注明"原料来自中国云南"。正如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负责人所说,"云菌"出口的快速增长,既是自然馈赠的价值兑现,更是农业现代化与高水平开放的生动实践。随着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中老铁路冷链专列开通,预计全年出口额有望突破5亿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"绿色动能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