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服务热线:4000-888-707

 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公司
8.7 亿元注入保山智慧口岸 联动中缅经济走廊完善滇西开放布局
来源:保山日报 | 作者:.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16 | 19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近日,总投资 8.7 亿元的保山智慧口岸建设项目进入关键推进阶段。作为云南沿边口岸升级的重要布局,该项目聚焦 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高效化” 核心目标,通过硬件设施迭代与软件系统升级,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与监管能力,为云南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与此前云南五华两亚(磨憨)产业园 “省会 + 口岸” 协作模式形成互补,共同完善全省口岸经济发展矩阵。

据了解,保山智慧口岸建设项目覆盖猴桥口岸、滇滩口岸等重点沿边口岸,建设内容涵盖三大核心板块。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,项目投入 4.2 亿元用于改造口岸查验场地、扩建智能卡口、搭建跨境物流仓储中心,其中猴桥口岸新增的 5 条智能查验通道,配备毫米波雷达、高清视频分析等设备,可实现车辆信息自动识别、货物快速验放;在数字化平台搭建上,投入 3.5 亿元开发 “保山口岸智慧监管服务系统”,整合海关、边检、商务等多部门数据资源,实现 “一次申报、多部门联办”,企业可通过系统完成报关、报检、缴费等全流程操作,大幅减少线下跑动次数;此外,项目还预留 1 亿元资金用于后续技术迭代与运维,确保智慧口岸长期稳定运行。

从技术应用来看,保山智慧口岸充分融合前沿技术,打造 “智慧监管 + 高效服务” 双体系。在监管端,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对跨境货物流量、人员流动趋势进行预判,提前调配查验资源,避免口岸拥堵;引入 AI 辅助查验功能,针对农产品、机械设备等重点品类,自动识别货物规格、数量,提升查验准确率与效率,目前试点通道货物查验时间已从原来的平均 40 分钟缩短至 15 分钟以内。在服务端,平台开设企业 “一站式” 服务专区,提供政策咨询、流程指引、问题反馈等定制化服务,同时对接中老铁路货运系统,实现口岸与铁路运输信息实时互通,助力跨境货物 “铁公联运” 无缝衔接。

项目推进过程中,保山同步强化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。一方面,与大理、德宏等州市建立口岸信息共享机制,实现跨区域货物监管数据互通,避免企业重复申报;另一方面,加强与缅甸边境口岸的沟通对接,推动双方监管标准互认、查验结果共享,为跨境贸易营造更便捷的通关环境。截至目前,猴桥口岸已完成智能卡口改造与智慧系统试点运行,滇滩口岸基础设施升级工程进度过半,预计 2026 年项目全面建成后,保山辖区口岸年通关能力将提升 60%,跨境物流成本平均降低 20%,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滇西地区连接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地位。

从战略层面来看,8.7 亿元智慧口岸建设项目的推进,对云南沿边开放具有多重意义。与云南五华两亚(磨憨)产业园聚焦 “产业协作” 不同,保山智慧口岸更侧重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口岸基础服务能力,二者分别从 “产业” 与 “通道” 维度发力,共同推动云南从 “通道经济” 向 “产业经济”“口岸经济” 转型。同时,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滇西口岸经济带布局,助力保山融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,吸引更多加工制造、跨境物流企业落地,带动周边边民就业增收,为解决沿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支撑。

当前,云南正加快构建 “沿边、沿线、沿江” 全方位开放格局,保山智慧口岸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出口斐济、文山鲟鱼出海等成果相互呼应,展现全省开放型经济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。随着后续项目的持续推进,保山智慧口岸将成为云南沿边开放的 “新标杆”,为全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更坚实的通道保障,推动沿边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