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云南五华两亚(磨憨)产业园区在中国老挝磨憨 — 磨丁经济合作区磨憨南坡国际产业合作区正式开园。作为云南省首个 “省会 + 口岸” 跨区域产业园,该园区的落地标志着昆明托管磨憨以来构建的 “以城带边、优势重构” 协作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此次开园的产业园依托昆明省会城市的产业、资金、技术优势与磨憨口岸的区位、政策优势,创新打造 “四区联动” 发展格局 —— 整合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制度创新、昆明经开区产业培育、昆明综合保税区通关便利、磨憨 — 磨丁合作区开放试验等政策红利,形成省级支持方案与市级 15 条措施构成的政策矩阵。园区内首批 15.9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建成投用,五华区引进的智能环保包装装备产业化项目、禄劝县联动落地的雅酌酒业出口项目等 12 个重点项目同步开工,涵盖智能制造、特色食品加工、跨境物流等多个领域。
“过去是各县区‘各扫门前雪’,现在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了‘好项目共推共兴’。” 云南五华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驻磨憨项目负责人何福寿介绍,园区创新建立跨区域税收分成、统计核算等机制,以五华区引进的智能环保包装项目为例,企业税收县级留成部分按比例两地分成,既保障了招商方利益,又激活了口岸产业活力。这种协作模式已吸引 5866 家市场主体入驻磨憨 — 磨丁合作区,2024 年新增企业 401 户,39 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 10.96 亿元。
在产业布局上,园区精准衔接 “通道经济” 与 “产业经济” 转型需求。依托中老铁路跨境运输优势,昆明王家营中心站与磨憨站铁路口岸实现 “区区联动、一体通关”,推行保税仓储、跨境多式联运协作,为云南特色产品出海搭建高效通道。云南叁连制衣有限公司已率先建成 3 条智能化成衣加工生产线并试生产,企业人事总监刘秀文表示:“借助园区政策红利与口岸优势,产品可快速辐射南亚东南亚市场,计划 3 年内实现年产值 10 亿元。”
作为国门监管与服务的重要力量,昆明海关为园区发展提供精准支撑。结合此前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推出的 “即到即检”“智慧审签” 等便利化举措,昆明海关所属磨憨海关已为园区量身定制 “跨境产业监管方案”,在进口原材料检验、出口成品验放等环节建立绿色通道,助力企业降低通关成本。
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下一步将以该产业园为样板,推进老挝磨丁赛色塔昆明产业园建设,深化与泰国罗勇工业园等海外园区合作,构建中老泰产业链协同体系。通过持续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,让磨憨从 “贸易通道” 升级为 “产业高地”,书写边疆开放发展新篇章。